美 加 校 友 通 讯 ( 116期 ) 2004.6.

           广州市第十七(大中/嘉应)中学美加校友会刊物临时编委会

-----------------------------------------------

   ★ 广州市第二任市长朱光先生在五十年代的任上,用<忆江南>词牌,写了一组广州好的词,大约有50首左右,好 象发表在当时的<羊城晚报>上.这组词描述了当时广州的环境,生态,历史,文化.如果在<通讯>刊载,可读程度应 该颇高.这期刊出数首,全凭记忆.笔者曾在广州各大书店搜购这本词集,未达目的.相信在图书馆可以借到,再抄 录.不知道有那位校友可以提供方便?

   广州好   ·朱 光·   ---- 调寄<忆江南>

   广州好  城古越千年  饱阅沧桑消劫尽   缅怀缔造接前贤  山立五羊仙

   广州好  反帝百名扬  城北平英举义帜   虎门焚毒抗夷兵  独立血来争

   广州好  我问白云山  南国擎天成砥柱   松林泉唱晓霞丹  何日摘星还

   广州好  人道木棉红  落叶开花飞火凤   参天擎日舞丹龙  三月正春风

   广州好  凭眺越王台  千里江山来眼底   十年生息入诗裁  红日一天开

   ★ 广东历史文化行  让沉睡的南越之王"复活"  (接续上期)

   南越王庙   位于佗城中山街,为奉祀赵佗而建,始建年代已不可考.据《龙川县志》记载,越王庙分别于清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72年)和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两次重修和改建.记者看到,清代重修的越王庙主体建筑犹存,庙门上端由清代龙川知县胡一鸿题写的"南越王庙"阴文楷书石额镌仍然完好,整庙为二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前后殿之间有长方形砖铺天井,四边竖有花岗岩石井栏。后殿右墙上镶有一块胡一鸿题写的重修越王庙碑记,阐述南越王赵佗的德政及后人为纪念他而多次建造,重修庙宇的过程.据介绍,当地政府已将南越王庙建筑收回,并进行了初步修复.

   百姓街、百家祠   秦始皇为平定岭南,从中原调集50万将士征伐,戍守百越,且"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至岭南,成为岭南最早的中原移民.这些早期移民到底去了哪里?在今天的龙川就能找到下落.龙川作为从中原进入岭南的一个重要据点及赵佗的发迹之地,成为这批中原移民的集中居住地,今天龙川县有142个姓氏,而仅有4万人口的佗城镇竟有138个姓.某些村落,街区几乎家家不同姓,这一现象在国内十分罕见.而且,佗城至今保留着48个古老祠堂.有学者认为,这正是秦代中原人大举南迁并在岭南定居的历史见证,意味着举世公认的唐代南雄珠玑巷移民史还可以提前近千年. 赵佗留下的印迹,还有东源县赵佗故城.故城位于双江镇桥头村牛颈脊山顶,是赵佗进入龙川早期为进攻南越而修建的军事城堡.故城遗址方圆0.5公里左右,山顶有一大块平地,现仅存残墙断壁,最完整的一段长约30米,高约3米.在故城四周,还能寻觅到诸如古壕沟,操练场等痕迹.

   千古之谜   珍宝无数   赵佗墓何处寻?   赵佗在南越王位67年,享年106岁,令他的一生充满神奇色彩,至今有关赵佗的传说在民间流传甚广.其中最神秘的传说是赵佗墓陪葬有珍宝无数,历代盗墓者为之垂涎.三国时,东吴大帝孙权曾派数百兵士来广州四处寻找赵佗墓,只发现了赵佗曾孙赵婴齐的墓.传说因为赵佗生前在多处建造坟墓,出殡当日,只见灵车四出城门,分不清孰真孰假.历代有人对赵佗墓址进行考证,至今仍未能揭谜. 有人认为,赵佗墓很可能在龙川.很多人认为广州距龙川路途遥远,不可能葬得这么远.其实两地有水道相连,交通很方便.古人都很重视自己的发迹地,赵佗更是如此,赵佗称南越王后,还在龙川县郊五华山建行宫"长乐台" 有人认为,过去根据汉朝陵墓的方位大多离都城长安较远的经验,推测赵佗墓会离广州稍远.但广州象岗赵昧墓的发现,为寻找赵佗墓提供了重要线索.赵佗墓也应该在广州城附近,最大的可能就是在越秀山下.

  赵佗简介  赵佗,约公元前241年生,卒于公元前135年,真定人(时属赵国,今河北省正定县).秦始皇南平百越时,赵佗为秦军主将.秦统一岭南后,赵佗任龙川县首任县令.秦末,赵佗接任南海尉,随后吞并西南的桂林 ,象郡,立南越国,自称南越武王,统治岭南半个世纪以上.公元前196年,刘邦派陆贾出使岭南赵佗接受了汉朝册封,南越国成为汉朝的诸侯国. 赵佗治理南越期间坚持"与越杂处"政策,促进汉越人民之间的融合,并推行郡县制,推广中原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使农业,手工业,商业和交通得到显著发展.他提倡先进文化,改变落后风俗,带来岭南社会飞跃式的进步 赵佗不仅创建了龙川佗城,还在番禺建筑了"周十里"的"赵佗城",奠定了早期广州城的格局和规模,广州儿童公园南越国宫署的发现证明,从南越国开始,广州城市中心就没有迁移过.

   ★ 广东历史文化行   "崇韩文化"孕育岭南新"韩流"

  在潮州造就"一片江山尽姓韩"的历史人文景观的韩愈,一生高举儒家旗帜,反对藩镇割据,提倡"仁政","攘斥佛老",倡导古文运动,开创了中国散文史上一个灿烂辉煌的时代.韩愈因不合时宜的文字,仕途动荡,屡遭挫折,并因两次进谏,先后被贬至广东阳山,潮州.背负着耻辱和创伤来到广东的韩愈,并没有一蹶不振,仍然以儒家积极入世的精神,关心民生,推广中原先进文化,特别是驱逐鳄害和兴办教育.在潮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享千秋之祀.潮州韩文公祠内一幅题词说得好:"为人民做了好事.人民永远纪念他."

  "一遍江山尽性韩"   名垂千秋的唐代文学家,教育家韩愈先是因进谏<论天旱人饥状>,被贬为阳山县令.10多年后,他又因谏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在粤期间,韩愈积极推广中原文化,为民解忧造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以致阳山,潮州出现了"以公之姓以名其子"的现象.潮人把韩愈驱鳄的恶溪改名叫韩江,将他游历过的笔架山改名叫韩山,阳山也被人改称韩邑,境内湟水改为韩水,牧民山改为贤令山. 韩愈名扬天下,全国各地纪念韩愈的祠堂,纪念馆不胜枚举,为何广东尤其是潮州的"崇韩文化"特别发达?除了士庶感恩崇圣的心态之外,也要归功于粤人在千百年的历史积淀中,不断衍化和丰富韩愈赋予广东的文化"富矿"最终造就了"一片江山尽姓韩"的人文奇观. 潮州注重提炼韩愈治潮"八月为民兴四利"的精神和作风,努力将之提升为新时期广东人精神的华彩部分.除了对吏治具有鲜明昭示作用的韩愈精神之外,还有人士指出.韩愈在潮州的业绩离不开潮人的支持和拥护,现代的潮州迫切需要避免固守本土文化的倾向,以当初接纳韩愈这个外来者的开放态度.去汲取更多外来文化的精髓.吸纳更多的优秀人才,促进自身经济,社会,文化全方位发展. 位于韩江东南侧的潮州八景之一"龙湫宝塔",夕晖中的宝塔,滩涂,散艇,连同水流影动之中,正在进行复古式维修的广济桥,恰好印证潮州在我们心目中的印象:河岳炳灵,海滨邹鲁. 如今的潮州拥有一个远远超出其面积的,庞大而精深的文化体系:古遗址,寺庙,祠堂,摩崖石刻,锣鼓,地方戏,潮州菜,工夫茶……很难想象,1000多年前一个大雪满天的季节,一位唐代首屈一指的知识分子,却是怀着必死的绝望朝这里进发,在路上还发出了至今仍让人凉透背脊的哀叹:    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朝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   好收吾骨瘴江边.   更难想象的是,8个月后,这个失魂落魄的人不仅没有死在所谓的"瘴江"边上,还帮助这座南方城市将灵气铸成灵魂,因此成了被祭祀和传诵的"百世导师";不仅如此,这里的山峦,道路,树木,学校和建筑都跟随"瘴江",一同冠以他的姓氏,默默地将他的恩泽传递了1000年.

  韩愈简介     韩愈(公元768-824年),字退之,河南河阳(今孟县)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有《昌黎先生集》.唐德宗贞元八年(公元792年),第四次应考方中进士.但在"博学宏辞"科考试(即授官考试)中又3次碰壁.4年后进入仕途,曾在国子监任四门博士,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升任监察御史,因进<论天旱人饥状>得罪权贵,被贬为阳山县令.唐宪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重新任国子博士.其后又任河南县令,兵部职方员外郎等职.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参与平定叛镇吴元济的"淮西战役",升任刑部侍郎.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因上<论佛骨表>反对宪宗佞佛,被贬为潮州刺史,不久改刺袁州.唐穆宗长庆元年(公元821年),回长安任国子祭酒,转任御史大夫,京兆尹兵部侍郎,吏部侍郎.长庆四年(公元824年)卒于长安,谥号"文". (未完,下期续)

             返回上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