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 加 校 友 通 讯 ( 117期 ) 2004.7.

           广州市第十七(大中/嘉应)中学美加校友会刊物临时编委会

-----------------------------------------------

   ★ 从认字开始,到组词,到造句,到作文.我们这样一步一步地走过来.这是少小的时光,在小学的校园里,抄书,默 字,背书.童真渐失,知识愈长.读完初中读高中,写记叙文,写议论文.到高考入学考试,一路走来不停顿.作文的 同时会不断阅读,即使在文学作品最匮乏的年代,欧阳山的<三家巷>,陈残云的<香飘四季>,秦牧的<艺海拾贝>, 谷夫的<当你还是一朵花的时候>,甘露般洒落读者干涸的心田. 小说靠情节的跌宕,使周 炳,区 桃,陈文婷等纠葛缠绵,逗得人心荡神怡.散文靠对生活剔透的观察和深刻的 提炼,使秦夫子们宣扬自以为是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时,令读者耳缇面受如痴如醉. 散文在说教的时候,从不色厉内荏,却能够娓娓道来;在渲泄感情时候,从不装腔作势,却能够如泣如诉;阅读散 文时候,常使人拍案惊奇"亏他想得到····"同时生活中俯首可拾的素材,自己与之擦肩而过?而散文却能 够把握并演绎无遗.散文的遣词造句精致,还有诗词的音韵节奏.

   "小女人散文"上世纪90年代初首现广州,她们写家庭,婚姻,情感,衣饰,宠物,美食,建筑,时装,书籍等之类 的事情,津津乐道于女人的打扮,生活,恋爱,性感受,写出一种活得很滋润的女人态,一副风情万种,自得其乐的 情调,对她们来说,文字不是工具或载体,而是现实本身的一部分,所以更具有实感."小女人散文"代表人物有 黄茵,黄爱东西,马莉,宋晓琪和张梅等. 传统的观念认为,不管是文学还是其他艺术品种,一定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因此,对于"小女人散文"的出 现许多人抱以批判的态度,认为这是"白领才女酒足饭饱,情歌唱酣之余的产物",无助于文学,文化和社会的发 展.的确,这些散文不能与传统意义上的文学作品对比艺术深度,也没有能力承担所谓的社会责任.它的出现,仅 仅是一种个性的表达,包括对生活,对艺术,对爱情,对欲望,对个体生命的幻想.但是,如果仅仅以这些标准来衡 量它的价值,未免有些偏见和独断.

   写作是一项权利,任何人都有自我表达的权利.在过去,女性处于一种被禁锢的地位,女性的活动范围被局限在 一方狭小的空间里面.同样,他们的写作权利在很大程度上也遭到了限制和否定."小女人散文"的出现,可以说 是这种权利的回归.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写作目的,或者教育,或者娱乐,或者实用,或者鞭挞,或者警醒,既然一些女性喜欢写"小女 人散文",那就让她们去写吧.人生活在这个世界里,本来就已经非常困惑,疲惫,乏味,机械和单调,为什么我们 就不能多一点温情的语言和感性的生活细节,以此丰富我们的内心和潜藏深处的梦想呢? 广州一直以来都是商埠,市场化程度非常高,人民生活也相当富足,而且,广州是一个平民化城市,注重个人的 生活享受.在这么一个大环境下,"小女人"诞生了,而且诞生在上世纪90年代初,商品经济正如火如荼地进行. "小女人",并不是说她们的年龄小,她们大都出生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当时,应该30有余.说她们小,主要 是说她们的视角小,她们不会去关注整个世界的变局,也不会整天想着去承担社会责任,她们把自己关在家里,摩 挲自己的生活,擦洗自己的内心世界.她们的生活是多彩的,丰富的,亮丽的,自由的.

   这些女人,她们进行写作,并没有说要当"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没有说要教训谁,更没有想过要当什么作家 她们当中,很多人都没有加入任何一级作家协会.但她们依然写啊,写啊,不管时局多么动荡,只要生活还在,都没 有必要恐慌.在她们看来,生活是最重要的,自由表达是最重要的;首先是生活中的女人,然后才是写作的女人,革 命先烈浴血奋战,其实不就为了让她们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吗?她们曾这样想. 这些"小女人"的主要代表有黄茵,黄爱东西,马莉,张梅,宋晓琪,张磊等.黄茵的书就如听一个喜欢自我坦白 的朋友讲述她自己的故事,讲她自己的情绪,往事如风,似水流年;而黄爱东西的文章则一派慵懒之状.她的"无 为"姿态给人以错觉,以为她只是不认真,要是认真写起来···不,不是这样,她恰恰是不适合认真的;马莉既 有形而上的,也有形而下的文章.她主要是对爱情,婚姻,家庭的细节描述上,给人以婚姻美满,家庭幸福的感觉. 张梅则是对生活琐碎的描述,据沈宏非之言,张梅最有闲情逸致;而宋晓琪也是谈一些生活里的琐事,偶得,有 快乐,也有哀伤与怅然;张磊的文章比较独到,有自己的视角和个性,这些"小女人"把生活每一个方面都写完了. 难怪黄茵说,广州近年来涌现了这么多女性写手,专门为报纸的副刊,软性杂志写随笔小品,是否广州这块地方 比别人更渴望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倾诉,和更多的参与感及表现欲呢?还是广州的女人比别处的女人更寂寞,更需 要呵护呢?

  ★ 广东历史文化行 "崇韩文化"孕育岭南新"韩流" (接续上期)

  写在历史边上的注释   如果不是亲临实地,可能很难相信,不仅韩愈的第一本文集是由潮人编辑而成的,而且我国现存历史最久远,保存最完好的纪念韩愈的祠宇--韩文公祠(下简称"韩祠")也是在潮州.今天,过韩江大桥看韩祠,已经成为每个游客的必经之途. 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潮州通判陈尧佐在城北金山麓夫子庙正室东厢辟建了"韩吏部祠",后历经搬迁,终迁至笔架山主峰中轴线上,笔架山也更名为"韩山".韩祠虽屡遭兵燹天灾,但总是毁后不久即得以修复.有记载的修复便达29次之多,规模最大的一次当属清光绪十三年两广总督张之洞主持的大修,使韩祠"瑰丽倍于昔".保留至今的韩祠规模和布局,就主要是当时的旧貌. 要登上屹立于高台上的韩祠,需要经过一段不太长的甬道和祠前51级石磴道,51级寓韩愈谪潮时5l岁之意.时值阳春,祠内的木棉不时"噗噗"地落下花朵,祠内一地落红营造出肃穆气氛. 韩祠掩映在一片浓郁的树荫之下,正面墙壁用坚实的水磨古砖砌筑,正门上有"韩文公之祠"隶书匾额.祠体屋脊高峻,山墙厚大,结构轩敞.抬梁与穿斗结合之屋架,粗犷少饰.祠分两进,后进(即飨殿)比前进高出2.5米,正中龛座韩公坐像,绯袍玉带,纱帽云靴,神清气朗.祠内高悬着"三启南云"(林若书)."百世师"(刘海粟书), "泰山北斗"(饶宗颐书),"百代文宗"(周培源书)等匾额,黑漆金字,密密层层地从前进延伸到后进梁下,仿佛是写在历史边上的朱笔圈点和眉批. 而韩祠前后进之间那将近40块明清碑刻,则记载着历代文化精英对先贤德行的推崇和追思.因年代久远,不少碑面已经黯淡剥落,甚至有部分残缺.年代最早的一块刻于明正统年间,影响最广泛的当数苏轼撰《潮州昌黎伯韩文公庙碑》原碑已毁,现在祠内陈列的为清乾隆年间重刻。想当年,同样因"不合时宜"而屡遭南迁的苏轼,在感叹韩愈"翩然被发下大荒"时,又会是怎样一番心情呢?

  从祭鳄台到景韩亭  潮州市内有关韩愈的遗迹星罗棋布.祭鳄台兴建于上世纪80年代.台分2级.全石结构,台上有"鳄渡秋风亭"亭内有以鳄鱼为座的<鳄鱼文>碑,还有饶宗颐撰写的亭联:"溪石何曾恶,江山喜姓韩." 据说韩愈祭鳄之时,韩江(也即当时的"恶溪")曾有一段流入城内,形成内河,为防止鳄鱼顺河道入城,韩愈下令将这段内河与韩江隔开,这就是今天潮州西湖的前身. 兴建于民国时期的景韩亭就在潮州市西湖公园内,倚山面湖,亭作四方形,朱楹石柱,三面疏空,西面有一组四块,嵌入墙壁的狂草大字<白鹦鹉赋>石碑,署名为"退之".据潮州学者曾楚楠介绍,目前国内专家都认定此为后人伪作.但在我们看来,这倒恰恰印证了后人对韩愈的思慕之情,与"景韩"的名字倒是极为吻合.

  人间烟火中的文化偶像   一句"官吏尚镌鹦鹉字,儿童能诵鳄鱼文",道出韩愈及其作品在潮人生活中传播之广,影响之深.在汇集潮州传统民居的甲第巷,韩愈所倡导的好学崇文风气,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这里的旧式府邸多以儒林第,大夫第,翰林第为名,大门上还遗留着"加冠","进禄","树德"等字样. 传说中韩愈召好友大颠和尚入住的叩齿庵.这座建于唐代的古寺前几年整饬一新,金莲,宝幡,香烛,瓶花无不精美,最里面一间佛殿里供奉的大颠鎏金佛像,禅风高峻,寺僧告诉我们,韩愈虽然攘斥佛老,却终究因为"远地无可与语者",与"颇聪明、识道理"的潮阳灵山寺住持大颠交情甚笃,往袁州赴任时还在灵山寺留下官袍作纪念.现今灵山寺旁还有留衣亭.

  留足阳山功亦高  唐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时任监察 御史的韩愈因进<论天旱人饥状>反对官吏横征暴敛而得罪权贵,被贬为阳山县令.韩愈虽只在广东阳山留足一 年又两个月,但带来了中原先进文化,让以狩猎为生的阳山百姓开始重视农耕.在此期间,韩愈写下30多首(篇) 诗文,其中名篇有<燕喜亭记>.与潮州相似,韩愈激发了阳山人兴办学校的积极性.元代之前,阳山县已有学宫. 明清两代学校骤增,学风日盛.清人简景观在<通儒社学记>中,将文风的可观归功于韩公的教化.与韩愈相关的 遗迹,现今尚存的有县城北贤令山读书台前<千岩表>铭刻,署名"退之"的《远览》诗刻<鸢飞鱼跃>题刻,以及 游息洞,钓矶亭,仰止岩,七贤祠,韩山书院等.

             返回上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