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 加 校 友 通 讯 ( 138期 ) 2006.4.

           广州市第十七(大中/嘉应)中学美加校友会刊物临时编委会

-----------------------------------------------

   ★ 交易会是广州市一道风景线,许多校友伴随交易会一起成长.以下的报纸报道,会勾起他(她)们的回忆: 中苏友 好大厦(又称: 苏联展览馆),海珠广场陈列馆,广州宾馆(又称: 27层),东方宾馆(前称: 羊城宾馆),洒水车洗 马路,全城居民大洗街,全市熏蚊,到处张灯结彩,遍布大小欢迎横额与彩色旗帜飘扬,大白兔奶糖,体力架苏打饼 干,罐头鲮鱼,出口转内销的物品----在激情汹涌,物质匮乏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这道温馨清新的民生风 光,多令人神思驰骋,活色生香.

   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

   1957年春季,因为在广州举办也被称作是广交会,是中国目前历史最长,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全,到会客商最多,成交效果最好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现在广交会的展出周期是一年两届,每届两期.展览地点在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琶洲展馆和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流花路展馆. 交易会的老职工说,以前的交易会来宾分为内宾和外宾,现在不这么叫了,叫参展商和采购商.其实这个变化挺有趣,对于广州这个城市来说,来的都是客,不应该分成内和外,对于会展主办方来说,来的都是商,只有买和卖两个身份.当然,亦客,亦商,亦友,有些采购商,一家两代人都和交易会打交道,自己的生意也是和交易会一起成长的,每年到交易会的老朋友,要占来宾的一半以上. 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广州人要把最好的拿给客人,还会带交易会的客人参观公社的试验田或者动物园,这是中国人传统的待客之道.就像生活困难的时候,家里来了客人,自己也可以跟着吃点好东西,一到交易会,广州人也跟着沾光,商品要丰富一些,到外都张灯结彩.所以,广州人记得广交会的好,一到广交会,就仿佛过年.

   现在,广州人依然这样待客,一届两期,两馆并行,交易会办得越大越好.普通市民都知道,交易会期间就别出去旅游了,因为机票会比较紧张;出去吃饭和逛街也减少吧,因为客人比较多.当年,整个广州在做一场会场外的生活秀,今天,广州让自己的生活和会场中的贸易嫁接在一起. 尽管全称是“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尽管会展越来越多,但人们还是习惯性地叫交易会是“广交会”.因为它和广州的精神是那么契合,开放的,互利的,彼此尊重的,48年了,广州人自然而然地把“广交会”当成是广州的,其实这也没什么,一个会展本来就应该具有一个城市鲜明的特色,套用鲁迅先生的话,越是城市的,才越是国家的,才越是世界的.从1957年开始,被称作是“广交会”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成为广州的盛大节日,迄今48年,从未中断,一年两届,春去秋来,分割着百姓的记忆和城市的生活.

   1957:幸运的广州,首次交易会在封锁中诞生 尽管历来就是中国最繁华的通商口岸之一,也是华南地区最大的城市,但1957年的广州,仍旧潮湿和陈旧,百废待兴,看上去和一个中国最大的会展似乎并没有太多的缘分.没有人想到,二十几年后,它的南部会崛起一个叫深圳的城市;没有人能想到,改革开放和香港,澳门的回归,让珠三角成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与港澳和华侨联系密切是广东的地缘优势,1955-1956年,在广州先后举办了内贸,外贸相结合的“华南物资交流大会”,“广东省物资展览交流大会”和两次“广州出口物资展览交流会”,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广东外贸界人士在总结这类交流会经验的基础上,向外贸部提出了举办全国性出口商品展览会的建议.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蓬勃兴起,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坚持实行敌视新中国的“封锁、禁运”政策。当时,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只有20多个,中国对外贸易处在初始阶段。因此,这一建议得到外贸部的肯定和国务院的重视与支持。 1957年,第一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举行.从1957年直到改革开放之前,广交会一直是中国对外贸易洽谈成交的唯一渠道,此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广交会都保持了可贵的延续,创造了从不间断的奇迹,“中国第一展”的地位由此形成.

   至于交易会从何时起被称作“广交会”并没有确切的记录,因为在广州召开,所以“广交会”的缩略说法似乎也说得过去.交易会的离休干部邓仰尧记得,大概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新华社的内参曾经用过“广交会”之名,当时征求意见时,大家还有点担心,怕“广交会”的名称没法承担交易会的意义,但这个约定俗成的说法逐渐传开来.到今天,尽管每年在广州举办的大小展会数不胜数,但广交会(Cantonfair)仍是国内响亮的展会的名字,仍旧是一个影响广州人生活的专门的指向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的称呼. 1957年第一届交易会,为尽地主之谊,交易会内宾每人每天供应猪肉由5分钱的标准增加到1角钱(约1两猪肉);香皂,肥皂,香烟等商品的供应量都给予适当照顾.这一两猪肉是广州集全国的力量,能够拿出的最好的待客的东西.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后期,每年交易会期间的商品都要特供,出租车也不够,有老员工记得曾经从北京和上海连司机一起调运过车辆,今天想来也是大手笔.进入八十年代后,在牌价商品和议价商品并存的情况下,交易会期间广州的市场供应情况仍然偏紧.在八十年代中期,商品供应相对充分,但又出现滥涨价的现象,市政府及时采取了行政干预措施.也就是到了这个时候,广交会在广州人心中,才开始变得有点不同。

   九十年代,1994年第76届秋交会,和历届交易会一样,整个城市喜气洋洋.公交车因为交易会的原因绕道而行,当惯了东道主的广州人气定神闲,早起十分钟,自己多绕点路,交易会的客人就不用塞车了.所有的商场和大酒店都张灯结彩,写着欢迎来宾的标语,有的商场开始推出针对交易会来宾的优惠活动,很快被其他商家模仿,打折的声音此起彼伏,让各处的商业中心喧嚣一片. 广州人变了,城市的生活变了,普通市民可能并不清楚,广交会也正在实行着重大的变革.从1993年春开始,广交会开始由省市组团,到1994年秋第76届秋交会,进一步完善为“省市组团,商会组馆,馆团结合,行业布展”的十六字方针,结束了已实行37年的由专业总公司组团的历史,这也说明,广交会可以面对更多的外贸单位,而行业布展更使广交会结束了展馆与外贸出口的行政划分挂钩的历史,改革使广交会紧跟外贸主体快速增长和多元化的发展步伐,从此步入快速发展时期.

   地理变迁: 见证一个城市的成长 从5号展馆开始 1957年第一届广交会就在这里举行.交易会流花路展馆5号馆是一座灰色的三层建筑,一层净空有二十几米,里面是大跨度的圆拱天花,显示出当年欧式建筑的风格.这幢建筑于1955年7月底建成,是为当年10月5日开始在此展出的“苏联经济及文化建设成就展览会”而兴建的,名为中苏友好大厦,这座大厦在当时百业待兴的广州显得十分雄伟和壮丽——也差不多是当年广州唯一可以举办大型展会的地方. 辗转侨光路和海珠广场 从第3届(1958年春交会)起,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迁至“侨光路陈列馆”举行.该陈列馆位于广州市侨光路2号.1958年秋天,周总理在陪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主席金日成参观出口商品交易会时说,展馆太小,应建一座大馆.所以,此馆举办了第3届至第5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仅使用了3届. 1959年第六届交易会在作为建国10周年献礼项目的起义路陈列馆(海珠广场会址)开幕,该展馆从第6届至第34届,共举办了29届交易会.

   定居流花路展馆 现流花路展馆于1974年4月建成并交付春季交易会使用,直到今天.流花路交易会大院中,围绕最初的5号展厅的二十几幢建筑都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后陆续所建,并经过了不断地扩建与改建,最初分为轻工馆,化工馆等展馆. 似乎从有交易会的那一天起,这里就注定人潮涌动,展馆一建再建,展位仍旧供不应求.上世纪八十年代后的第80届,90届交易会前,展馆都经过了大规模改造.正对流花路交易会大门的是1号展馆,上面金碧辉煌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的几个大字是郭沫若所题.撰写交易会会志的刘宽智记得这样的细节,1974年为了给这几个大字涂上金箔,银行还特意为交易会批了一些黄金,特事特办,交易会一直享受着“优待”. 琶洲展馆投入使用 2003年秋,广交会在新落成的广州国际会展中心(一期工程)设立分馆试运行.2004年3月,广州国际会展中心经营权移交中国对外贸易中心,成为广交会琶洲展馆.同年春交会,琶洲展馆全面启用,与流花路展馆同时分期办展,交易会又向新的城市腹地伸出了坚实的臂膀

   民间记忆 开交易会穿新衣服 交易会是广州人的节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广州,交易会结束后有些样品就地销售,大家也会抢购一空,而来自全国的外贸公司的参展客人就最喜欢买广州的布匹.中国电信的老职工记得,当年建流花路国际电信大楼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服务交易会.那时候电信职工到交易会服务是一件光荣的事情,记得第一次参加交易会,单位还给每个人发了一套卡其布制服,开交易会穿新衣服,可不就像过节一样? 翻译要经过政审 改革开放以前,在交易会做翻译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一般都是高教委在高校中选择外语教师或者外语系学生,经过政审,才能够进入交易会服务.现在则不同了,外语系的学生自己拿着简历站在交易会门口推销,很多客商就在他们中间找翻译. (未完, 待续)

             返回上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