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 加 校 友 通 讯 ( 144期 ) 2006.10.

           广州市第十七(大中/嘉应)中学美加校友会刊物临时编委会

-----------------------------------------------

   ★ 珠江三角洲是粤菜的摇篮.除了凤城厨师领导潮流之外,其他地区的美食也缤彩纷:

   猪筒骨,鲜美味悠长

   早就听说石碣农家饲养的猪有名,慕名前往,搜寻食猪地道之菜馆,发现石碣人实在是会吃,简直吃尽猪肉 之精华.如果说吃肉是大多数人的普遍喜好的话,那么石碣人对猪筒骨的偏好则多少佐证了他们对饮食的独特心得   在石碣,有一家以“吃骨头”为旗号的酒楼,一进门便发现这里的食客面前几乎都有一大碗冒着热气,大块大块的筒骨叠加在一起呈篝火状的骨汤,男女老少顾不上形象,手抓一根大骨,或用吸管吸允,或用筷子挑出里面残存的骨髓,或翻来覆去找寻骨上连附的精肉,简直忙得不亦乐乎. 店里选用的都是走地的农家猪,这些200多斤的农家猪天天勤于“锻炼”,爱做“运动”,因此韧劲十足,纯香中又有弹性的口感.唇齿之间,农家走地猪和饲养猪的区别立即显现出来,难怪石碣人以本地饲养的农家猪自豪,即使是城市化进程如此之快的今天,石碣仍然存在着一群都市养猪人,他们遵循原生态的方法去圈养农家猪,实属难能可贵.   店里的招牌是猪筒骨汤,选取的是农家猪的后腿筒骨,据说因为猪后腿比前腿骨头粗,骨髓多,骨味自然更加甘香,师傅对“猪后腿”还有一定的要求,所以骨头上桌,每根的长度,重量,大小几乎相同.虽然用吸管吸骨髓的形式已经不算新鲜,但是这里的骨头块头够大,骨髓够鲜,肉够多,抓起骨头先饱饱吸食骨里的骨髓,然后大嚼骨上的肉,大啖美味的骨汤,爽口鲜香,回味悠长.让人心满意足地品尝都市里难寻的返璞归真的菜肴.

   传统名小吃,数百年真味

   佛山是个千年古镇,小吃文化也有数百年历史.在禅城区的公正路,锦华路,升平路,筷子路一带,遍布了 许多小吃店,老佛山们可以随口数出应记云吞面,大可以“油炸鬼”,状元及第粥,皇后双皮奶,北香园饺子、叙香园煲仔饭,三品楼柱侯鸡,得心斋扎蹄和猪肉荣的猪红汤,猪杂粥等陪伴几代佛山人成长的各种地道小吃.   应记面家创办于1936年,由一位叫邝应的佛山人开设.最早的面店开在福贤路,解放后“应记”并入饮食服务公司,到今天已经在城区开有19家分店,应记的皇牌鲜虾云吞面更在2000年被评为“中华名小食”. 在莲花路分店,我们见到了在应记工作30多年的冯师傅,冯师傅说,云吞面虽然普遍,但是要做得好吃,也是不容易的.应记的云吞面的汤底用猪骨头和大地鱼来熬制,汤清而味浓;云吞的馅料则是严格按照肥肉1/5,瘦肉4/5的比例进行调配皇牌鲜虾云吞面更是在每一只云吞里面都包了一只完整的大青虾.面条是用竹杠打出来的,面身有韧度,爽滑,用来打面的碗口粗竹杠,据说一个多星期就要打烂一根.无论是汤底,云吞,面条,都堪称一绝,将这三者合而为一,才成就了一碗响当当的应记皇牌鲜虾云吞面.就连美食家蔡澜亲自到店里品尝了一碗之后,都对应记的云吞面竖起了大拇指,赞口不绝.   离开莲花路应记,出门口往右边一拐,就是筷子路,升平路,锦华路.这一带分布了许多历史悠久的佛山名小吃,比如得心斋的扎蹄,北香园的饺子. 得心斋算起来已经有两百年历史了,祖铺原在佛山正埠,即现今永安路的路头.得心斋酝扎蹄是经由卤水泡酿而成,里面没有猪骨头,清淡爽口,醒胃而不腻;扎蹄皮脆肉香,鲜甘可口,吃罢齿缝留香. 在旧城区里走一圈,光是这些小吃就已经让人流连忘返了.正是这些地道的“佛山味”,才让我们对这个城市感到更亲切,并从此在嗅觉和味觉上记住了佛山.

   阿二靓汤,小家碧玉本色

   在顺德“阿二靓汤”餐厅的规模精小玲珑.几十种不同特色风味的广东炖汤是它的旗号.揭开小盅的盖,里面炖汤的香味扑面,令人胃口大增.西洋菜炖陈肾,野生唐葛菜炖生鱼, 滋润; 鸡骨草炖猪横利, 清热; 土茯苓炖草龟, 解毒; 川弓炖鱼头, 补脑???? 还有许多品种不同的小菜: 大良炒牛奶,凤城野鸡卷,秘制香梅猪手,酸笋蒸鱼头,吉列鱼嘴,嚷鲮鱼,???? 饱含了传统和创新.

   武义,静听流年远逝

   天授二年,公元691年,大唐帝国的国号已经被武则天改为周,浙江中部的小县城武义在那个风云激变的年代被长安设立为县制,在这片富庶的河谷盆地中,开始书写自己13个世纪的耕读文化,现在我们依然可以在那些触手可及的古文化孑遗中浮想东隅已逝,桑榆未晚,亦可算是一种别样的体验吧. 俞源: 太极八卦图里的村落 入得村去,就陷入了这个神秘图腾设置的玄机之中,经受住了岁月拷问的1072间古建筑和蛛网般密集的古巷,小径延续着传统的接力.与大多数江南古村落不同的是,六个世纪以来,这里被一种无形的神秘力量所覆盖:祠堂大梁上的8条木雕鲤鱼会随季节变化而变色,水井以清浊不一的井水来预报天气变化,有个祠堂几百年梁上无灰尘,无蜘蛛结网,无苍蝇,蚊子,无鸟雀过夜栖息???无法解释的东西在这个古村里比比皆是.600多年前,“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明代开国帝师刘伯温在少时同窗好友,俞源村俞氏第三代俞涞的盛邀下,来为这个旱涝无常,瘟疫横行的村子看风水.刘国师以“天罡引二十八宿,黄道十二宫环绕”的星象布局设计了村里的二十八座厅堂和其他建筑,以北斗七星布局了串起村头和村尾七口水塘.至此以后的六个多世纪,遍布村中屋梁,壁画,家具上的大大小小400多个太极图就成了这个古村落的图腾,据说至此以后600年,村泰民富,再没有发过什么自然灾害.且文运昌盛,人才辈出,明清两朝,俞源出了进士,举人,贡生,秀才260多人.开始了富有神秘色彩的演义,甚至连村口的农田也按照这个古老而玄妙的图腾来耕作,这是一个120多亩的巨大太极图,壮硕的耕牛在上面闲适地踱步,看上去却并不比前面的标点符号大多少. 穿村而过的溪流,在这里以S形潺潺流经稻田中央,勾画出一条几近天成的阴阳分界线,把村口沃野分割成“太极两仪”.溪南“阴鱼”一面古树苍劲,遮天蔽日;溪北“阳鱼”一面谷子金黄,麦浪滚滚“鱼眼”则种着马铃薯等旱地作物.一幅工整的太极两仪图呼之欲出,完美得让人屏息.太极八卦图直径为320米,面积8公顷.据村里的老人说,太极图置于村北口子上,一则可挡住北方的寒冷空气和“邪气”,二则好似一座“气坝”,防止村庄祥瑞之气外泄. 俞氏宗祠的门口两旁矗立着五对高大而森严的桅杆,代表着村里科举的荣耀和文运的昌盛.祠堂依旧是三进二院的传统样式,依次是门厅,中厅,寝堂,剥落的漆彩和泛黄的画像非常符合这样古旧场景和气氛,戏台还算规整,八卦形藻井当属俞源特色,“碧云天”匾额颇让人浮想,似可依稀闻得丝竹,台上卿卿或台下我我.恍若隔世,台柱上牛腿,雀替自然是极工尽巧,花鸟鱼虫,人神典故,无一不绝美传神.

   郭洞,山环如郭,幽邃如洞 “不敢望声名动地,不敢望七步成篇,但愿樽不乏酒,橱不断烟,茅屋不漏,布衣常鲜.吟诗月下,酌酒花前,采樵林麓,把酌溪边.无荣无辱,自得陶然,如此足亦,复何望焉.”这是郭洞<何氏宗谱>收录的一篇<尚甫先生山居自乐词>.古村里的幸福生活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前无险滩,后无荒漠,少一些浑朴嶙峋,多一分畅达平稳.没有堂皇,无人觊觎.勤耕闲读,其乐自知.桑梓之含,莼鲈之思,乡关何处是?看透了风景之后,乐见的反而是细水长流,淡泊而安定的生活更能成为“过日子”的表征.郭洞的日子是悠闲的,事实上,七个世纪以来,这个青山环抱的古村一直拥有着自己的节奏,不紧不慢,让生命熨帖在清净而写意的某个角落里,村里的长寿老人特别多,或是一解.村旁的龙山上古木参天,为村民所引以为豪.村中有古训:凡村人外出,只要看到好树种就带回栽种.凡村人上龙山伐大树一者,断其一臂;伐小树一者,断其一指;折一树枝者,拔其一指甲.但几近残酷的宗法却一直没有派上过用场,郭洞人像爱惜自己的身体一般守护着祖先留下来的好风水.即便是在“大跃进”和“文革”时期,有人提出要砍树烧炭炼钢铁,毁林造“大寨田”,村中老人就结队持火铳上山,以命捍古林.山林为证,郭洞民风不喜剑弩,却不是因为害怕.

   郭洞气势不凡的祠堂 20多幢明代建筑完好地保留了郭洞村的时间片段,何氏祠堂建于明万历三十七年,后院的那株高达18米的罗汉松与之同龄,遒劲如龙,气势轩昂,葱郁的绿色永远是苍老的安慰.村里的小径以卵石铺就,也算是就地取材,粗放却不粗陋,引领你到达的也是粉墙黛瓦的精致所在.据村里的老人说,郭洞村先祖可溯宋朝宰相何执中.元代至元三年(1337年),其后裔何寿之深谙堪舆之道,认定这里“山不深而饶竹木之富,水不大而尽烟云之态,是万古不败之地”,便抛去繁华的官家府弟,迁居郭洞.并按<内经图>“相阴阳,观清泉,正方位”营造村庄.砌城墙形成水口,建回龙桥聚气藏风.植村周树木善化环境,规划民居,通道,郭洞风水村建成后,原有杂姓渐衰,何氏家庭兴盛,郭洞及扩展至周边村的何姓子孙,现有4000余人.生活在郭洞村的人,身健寿高.目前,郭洞村2000多人口中,70岁以上的古稀老人达140多人;人均寿命高达85岁.血脉,宗族,教化,人伦,寻常巷陌,百姓人家,构成了中国乡土文化的传承.世代的嬗替,将耕读文化和宗法理学如接力棒一般传递着,时间终将会带来改变,或许以后我们将只能从衰草斜阳,残苔蚀阶中寻觅关于传统的符号,但依旧会有发现的惊喜和不经意的感动.

             返回上页